廣西松香產量,減產是定局,當前減產約13%,到年底應該是15%左右。
11月上旬,我們公司負責松脂收購的副總,走了廣西44家企業(yè),發(fā)現(xiàn)整體松脂收購不多,同期減少收脂量的更多。廣西共有127家企業(yè),今年開工生產的只有70家,工廠開工率只有45%;梧州地區(qū)也同樣面臨這一問題,梧州十多家企業(yè),今年真正開工生產的大約5-6家,梧州減產量比廣西整體多,大約減產20%。
減產主要是受供求關系影響,今年松香價格從年初的13500元/噸,到收購旺季跌到11500元/噸,甚至一直維持到現(xiàn)在。雖然我們的收脂成本仍然很高,但現(xiàn)在農民在農村的選擇很多,在山上種八角等作物或者到城市里打工,一天也有100-200元的收入,收脂價格低會嚴重影響農民上山采脂的積極性。另外,我們山林資源也比較匱乏,松林老化的情況很嚴重。就梧州而言,有些地區(qū)脂農必須搭架3-4米才能采脂,勞動強度很大。現(xiàn)在人工林一畝地有60-90株松樹,當前有些地方可以采松脂的人工林一畝不足30株,農民采脂要走很多路。一個脂農一天最多能采1500株,但按實際情況來看,從早到晚不停采脂,按一天8小時工作制,每天可能連1000株都采不到,勞動強度非常大,但實際上收益也并不多,按每天1500株計算,脂農一天的收入大約是250元左右。一天十多個小時在山上勞作,收入還一般,所以會影響積極性。
廣西包山之后再轉包給脂農的很少,主要是自己包山自己采割,廣西承包松樹的價格不等,最便宜0.8元/株,最貴是5-6元/株,平均應該是3元/株左右。按照3元/株的成本計算,包山老板是有利可圖的,他們與脂農采取四六分成的模式,以當下的收脂價格為準,脂農占60%、包山老板占40%,若按當前4.4元/斤的松脂收購價,農民一畝地可以拿到1665元(按一畝60株計算),包山老板可以拿到600多元,按一株樹3元計算,成本一百多元,包山老板的利潤還有400多元。如果收脂價格再下降30%左右,包山老板就沒什么利潤了。而對農民而言,一天一兩百塊錢的收入不算高,加上生活成本,算下來不劃算。
十多年前,我們說松香行業(yè)是一個朝陽行業(yè),十多年后,松香行業(yè)是一個夕陽行業(yè),是否會有輪回、以后又回到朝陽行業(yè),關鍵看如何提高采脂量并降低成本,還有深加工產品如何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