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去年年中的一波國際品牌輪胎企業(yè)全線提價之后,今年年初各大公司的輪胎價格將會再次上浮。盡管一些企業(yè)尚未宣布最終輪胎上調價格,但業(yè)內人士預測目前漲幅大約維持在3%到5%之間。原油價格大幅提升、中國汽車熱銷以及天然橡膠價格走強都是輪胎價格升勢不改的驅動因素。
各大輪胎企業(yè)紛紛調價
繼上半年首輪大范圍漲價后,日前,輪胎再掀新一輪的漲價潮。韓泰、錦湖、普利司通、固特異、橫濱、米其林等輪胎品牌陸續(xù)對旗下輪胎價格進行上調。如普利司通輪胎上半年已有過一次3%至5%的調價,8月中旬再度調價,至此,年內漲幅已達到10%至15%之間。緊隨其后的是大陸馬牌,從9月1日開始,大陸集團也對其輪胎提高零售價10%,這也是其在中國市場上的第二次漲價。不難看出,輪胎的新一輪漲價漲幅更大了,明顯超過上半年的小幅調價。
原材料漲價為主要原因
輪胎產品的全線調價主要原因就是橡膠價格的提升。一般而言,輪胎的原材料分為天然橡膠和合成橡膠,輪胎企業(yè)采用的兩類原材料占總成本的55%,而天然橡膠的使用率相比合成橡膠略低。天然橡膠因為屬于資源型產品,需要種植,且生長期較慢,同時受到季節(jié)的影響。此外,原油價格也影響了合成橡膠的價格動向。某品牌輪胎銷售商對記者說:“全球石油的每桶價格連續(xù)走高,去年年初是56美元/桶,今年年初已突破100美元/桶,漲幅達到79%,帶動了合成橡膠價格大幅增長,和輪胎相關的其它原材料價格也都全面提升。”
消費者對調價都能接受
輪胎的兩次漲價,加大了消費者的養(yǎng)車成本。對消費者來說,輪胎雖然不是汽車易損件,但平均每年一只的更換頻率還是有的。以最多用的195/60R15輪胎為例,現在市場上普利司通每只零售價為656元,按照年內其兩次漲價結果計算,車主現在買已比年初每只多支出65元,四只輪胎的話約多支出260元。市橋富華東路某汽配專營店相關人士表示,消費者對于調價都能接受,因為一條合格的輪胎正常使用限度應該是8萬~10萬公里,換胎周期長使得消費者對價格調整敏感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