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磊,葉代勇*
(華南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廣東 廣州 510640)
摘 要:以闊葉樹楊木為原料,二甲基亞砜/氯化鋰(DMSO/LiCl)為溶劑,水為再生液,在溫和的條件下先溶解楊木木粉,然后在水中再生為懸浮液,經過一系列工序制備成植物纖維納米顆粒??疾炝巳芙鉁囟取⒛痉塾昧?、LiCl在DMSO中的質量分數等因素對楊木粉溶解率的影響,同時考察了再生時轉速、羧甲基纖維素鈉(CMC-Na)用量對懸浮液粒徑的影響。實驗表明當溶解溫度為70℃,木粉與溶劑的質量比為3:100,LiCl在DMSO中的質量分數為8%時楊木粉溶解率最大55.6%;再生轉速為2000r/min,CMC-Na對木粉的質量比為1:100時再生懸浮液的粒徑最小為85nm。用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FT-IR)、馬爾文粒徑儀、掃描電鏡(SEM)、透射電鏡(TEM)和熱重(TG)等對原料和產物的相關性質進行了表征。實驗結果表明,該方法制備的植物纖維納米顆粒,有效地提高了植物纖維比表面積,將可以廣泛應用于新型材料、精細化學品等中作為新型納米材料。
關鍵詞:植物纖維;納米顆粒;DMSO/LiCl;溶解;再生
中圖分類號:TQ352.7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253-2417(2013)03-00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