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號文件或連續(xù)七次鎖定三農
元旦期間,胡錦濤、溫家寶等國家領導人在基層考察時傳遞的政策信息,使“三農”問題再次成為今年開年政策的重點關注對象。
相關專家透露,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有望在本周內公布,并且將連續(xù)第七次鎖定“三農”。但是相對于前六年的“一號文件”主題比較綜合,涉及“穩(wěn)定糧食生產、增加農民收入、夯實農業(yè)基礎,進一步深化改革”等多個方面。
在度過了大力“保增長”以應對金融危機消極影響的2009年以后,去年底召開的2010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把改善農村民生作為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內容,把擴大農村需求作為拉動內需的關鍵舉措”。會議強調,當前農業(yè)農村發(fā)展面臨的形勢依然十分嚴峻,長期制約因素尚未根本消除、有些還會進一步加重,新的矛盾問題不斷顯現(xiàn)、有些還難以預料,2010年將是更為復雜而又十分困難的一年。
相關專家透露,正是基于這樣的判斷,今年的農村政策會延續(xù)去年“一號文件”以及年底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的主要精神,按照“穩(wěn)糧保供給、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統(tǒng)籌、強基增后勁”的基本思路,今年的“一號文件”也由此確定了多個相關主題。
2、專家:東盟將成國際化首站 人民幣5年內暢通東南亞
隨著東盟與中日韓三國以及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正式簽署清邁倡議多邊化協(xié)議,規(guī)模為1200億美元的亞洲區(qū)域外匯儲備庫正式成立并運作。這標志著亞洲金融合作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qū)啟動后,能否加速人民幣邁向國際化呢。
“東南亞將率先接受人民幣。”中國政法大學經濟學家楊帆教授在接受本報采訪的時候表示,哪個經濟體與中國的經濟緊密度越高,接受人民幣的步伐將越快。目前,人民幣在中國香港地區(qū)結算已經成為現(xiàn)實,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qū)的成立,東南亞國家將逐步接受人民幣,最后是日韓,形成東盟10+3都接受人民幣的格局。未來隨著中國經濟、生產力的持續(xù)提高,人民幣仍然有20%的預期升值空間。只要升值空間存在,周邊經濟體就會樂意持有人民幣。“我預計5年內,人民幣在東南亞范圍內將暢通無阻。”
但對于人民幣在東南亞自由兌換,楊帆教授持反對意見。“自由兌換加大了人民幣被炒作的風險,不利于金融穩(wěn)定。此外,人民幣在東南亞自由兌換也給洗錢提供了可乘之機,一些腐敗分子可能利用其轉移國內資產,因此人民幣是否在東南亞自由兌換有必要慎重考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