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通航12天后又封航
今年因干旱不能全線通航的漓江,4月8日下雨補充水量后剛剛恢復全線通航,卻在4月20日又因突發(fā)洪水全線封航。12天的時間里,桂林開始出現旱澇逆轉了。4月19日中午漓江洪峰回落后,因4月19日晚到20日凌晨在漓江上游的興安等地出現強降雨,導致4月20日中午漓江再次出現147.14米的洪峰水位,超過警戒水位1.44米。
據氣象及水文部門介紹,桂林流域小,洪水來得快去得也快,一般3月就進入雨季。今年雨季來得晚,卻來得十分兇猛。對漓江來說,在4月份就出現超警戒水位更是比較少見,與歷史同期相比,可排第三位,僅次于1955年及1999年。這么早就要抗洪,在廣西確實罕見。
不過,正因為漓江漲水快,所以退水也快,現在漓江水位正在下降,預計游客很快就可以欣賞到煙雨漓江了。
年內第一場強降雨正發(fā)威
據從自治區(qū)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獲得的消息顯示,今年的第一場強降雨除了造成漓江、湘江沿岸低洼地帶局部受淹外,全州有兩個村莊的500多名群眾在受洪水威脅前,已安全轉移到安全的地方。目前還沒有接到其他災情報告。
強降雨還將一場接著一場。廣西氣象臺預報,北方冷空氣活動頻繁,受冷空氣和高空槽共同影響,從4月21日下午開始,強降雨帶將從桂東北開始出現,并逐日南移。氣象專家在陽朔、恭城、平樂一帶以及興安等地劃了一個圈,認為這些地方降雨量將會比較大。預計大雨要斷斷續(xù)續(xù)地下36個小時左右,其中4月22日降雨強度最大:桂東、桂南大部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區(qū)有暴雨,局部大暴雨或短時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局部中雨,廣西其他地區(qū)多云。不過,重旱區(qū)的百色、河池兩市雖局部中雨,但雨量依然偏少。冷空氣過境時,桂北局部地區(qū)還將有短時雷雨大風或冰雹等強對流天氣。
可能南寧市民難以相信廣西的天氣怎么那么復雜?這幾天晴空朗朗熱得冒汗;河池、百色還有群眾需要送水才能喝上一口干凈水;而桂林、賀州等地已經開始出現中小流域的洪水了。據介紹,南寧處在中間,旱澇都不是最嚴重。不過,從4月21晚到22日,南寧也將有一次小到中雨,局部大雨到暴雨或短時雷雨大風的天氣過程。南寧市氣象臺預報,南寧未來幾天的天氣是:21日白天,多云;21日晚到22日,小到中雨,局部大雨到暴雨;23日,陰天轉多云。
廣西抗旱也要防汛
4月20日下午,在聽取了氣象、水文、水利等部門的匯報后,自治區(qū)政府有關領導提出,氣象、水文要建立聯動機制,估算出降雨即將造成的洪水水位,以便更有針對性地防洪。
廣西久旱遇大雨,疏松的土質突遇強降雨,很容易發(fā)生地質災害。因此,除了防洪之外,國土部門務必要在又一場大雨來臨前勘察地質災害易發(fā)區(qū)的情況,提前做出預警,必要時還要轉移群眾。去年卡馬水庫的深刻教訓則證實,在大雨來臨前后,水庫必須專人看守值班,及時發(fā)現并處理問題。
當天,自治區(qū)防汛抗旱指揮部也對廣西各地進行了“分類指導”:前期降雨豐富的桂東、桂北和桂南要重點防汛,桂中則要兼顧抗旱和防汛,桂西北重旱區(qū)繼續(xù)加強抗旱。(梁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