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財政部:2010年社保基金總收入17071億元
據財政部公布的數據:2010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總收入17071億元,比上年增長16%,完成預算的111%;總支出13310億元,比上年增長21%,完成預算的98%;收支相抵,當年結余3761億元,年終滾存結余21438億元,比上年增長21%。
企業(yè)職工基本養(yǎng)老保險基金總收入12195億元,比上年增加1788億元,完成預算的112%;總支出9429億元,比上年增加1513億元,完成預算的97%。失業(yè)保險基金總收入649億元,比上年增加65億元,完成預算的118%;總支出424億元,比上年增加56億元,完成預算的76%。
城鎮(zhèn)職工基本醫(yī)療保險基金總收入3793億元,比上年增加493億元,完成預算的109%;總支出3161億元,比上年增加643億元,完成預算的103%。工傷保險基金總收入270億元,比上年增加43億元,完成預算的116%;總支出179億元,比上年增加34億元,完成預算的97%。生育保險基金總收入164億元,比上年增加29億元,完成預算的114%;總支出116億元,比上年增加23億元,完成預算的104%。
2.中國需要提振內需實現經濟再平衡
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5日表示,中國需要通過提振內需來保持經濟可持續(xù)增長,因為從長期看,中國難以繼續(xù)依靠出口和投資來驅動經濟增長。
在5日舉行的中外記者招待會上,佐利克說,在過去30年里,中國已一再證明自己能夠在為人民帶來繁榮方面取得顯著進展,進而促進地區(qū)和全球增長。但是,在當前經濟增長放緩和信心減弱的經濟氣候下,中國調整增長方式的問題顯得更加重要。
佐利克表示,短期內中國面臨的最重要問題是通貨膨脹,政府已經采取一些措施并朝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但現在說通脹問題已解決還言之過早。從中長期來看,很難想象中國未來十年依靠出口導向型的增長模式,如果其他發(fā)達國家不能實現很好的復蘇,中國面臨的挑戰(zhàn)更危險。因此,中國經濟增長的發(fā)動機需要調整。
3.8月份CPI數據發(fā)布在即 機構普遍預期CPI回落
本周內即將發(fā)布的CPI數據再度引發(fā)了市場的關注。《第一財經(微博)日報》采訪的多家機構預測, 8月份中國的CPI環(huán)比漲幅可能仍保持穩(wěn)中有升,但與去年7月相比,則可能觸頂后回落。目前,影響CPI變動的主要是基期因素和新漲價因素。在已經發(fā)布的預測中,較低基期是分析師們判斷8月CPI增幅會有所下降的主要因素。
興業(yè)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8月翹尾與上月相比下降約0.6個百分點。按照他的預計,8月份CPI增長6.1%。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的預測則達到更低的6%。浦發(fā)銀行昨日亦發(fā)布研究報告認為,8月份CPI同比上漲預計為5.9%~6.1%,預測中值為6.0%。
4.十二五非石化能源占比11.5% 各方博弈總量目標
“2015年國內非化石能源消費將達4.7億噸標煤,約占能源消費總量11.5%。其中,水電2.8億噸標煤、核電0.9億噸標煤、其他可再生能源(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為1億噸標煤。”
9月5日,國務院參事、國家能源專家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徐錠明在“2011中國清潔燃料高峰論壇”上首次透露了“十二五”能源規(guī)劃的量化指標。
在能源政策約束下,煤炭在能源消費中所占比重有望下降。按照初定發(fā)展目標,2015年,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總量所占比例將由2010年的70.9%下降到63.6%,減少7.3個百分點。